甲醛又名蚁酸,分子式是HCHO,分子量是30.03,实验室的液态甲醛是无色且有刺激性的气体,易溶于水,它的水溶液浓度最高可达 55%。 —般溶液的含最为36%〜38%。
苏州测甲醛人员提醒我们纯甲醛触及皮肤后,会与蛋白质结合,并改变它的结构而凝固,造成皮肤硬化,因此毒性很强。甲醛的水济液,俗称福尔马林,常用作为消毒剂或生物防腐剂。
甲醛浓度对人体的影响程度
甲醛浓度(mg/kg) |
人体影响 |
0.5 |
刺激眼睛 |
0.8 |
感觉有异味 |
5 |
刺激嗓子 |
15 |
咳嗽 |
20 |
刺激呼吸器官 |
3 000 |
损伤人体制造消化酵素的机能 |

甲醛对人体的危害,早期的认识只是浅度的刺激会损害眼睛、皮肤,过量的刺激则会使黏膜和呼吸道严重发炎,也可以导致皮炎。现经生化界和医学界的研究证明甲醛是一种原生质毒和过敏原,它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通过皮肤接触和呼吸吸入实 施,现在在蛋白质生物细胞中已发现N-羟甲基化合物与甲醛反应后会呈现突变,并有可能致癌,所以说,甲醛的存在对人体健康是一种潜在的威胁。随接触甲醛时间的不同,人体会产生流泪、咳嗽、头疼,呼吸困难,甚至无法正常工作,如长时间接触甲醛气体,就会引起感觉障碍、软弱无力、体温变化、脉搏加速、排汗不规则等严重的生理影响,最后甚至还会导致人体脏器系统发生癌变。
大气中甲醛浓度对于人体的影响程度

服装面料上的甲醛主要来自于树脂整理剂,此外属于聚乙烯醇缩甲醛系列的维纶纤维,包括以维纶为基础共混其他成纤物质形成的混抽纤维(如维编/豆蛋白混抽纤维),由于它们都要通过甲醛作缩醛化处理,所以在这类纤维的织物上可能含有残留的甲醛。 普通面料经过含醛或不含醛的树脂整理后能提高服装的防皱、防 缩、耐磨和拒水能力,或改善手感,可以减少因起皱、变形和缩水给 消费者带来的烦恼。近年来人们崇尚回归自然,天然纤维的服装 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它们大多有这方面的缺陷,因此, 经常要运用树脂整理使天然纤维服装的服用缺陷得以改善,而 一些有专业用途的服装有时也耑要通过树脂整理来达到专业要 求。所以,树脂整理在服装面料上的使用十分广泛。
树脂整理的机理主要是利用整理剂中的双官能基因与纤维中的羟基发生键合反应,在纤维之间形成交链,所以树脂整理剂大多是以N-羟甲基作为活性甚因的酰胺-甲醛类,或称N-羟甲基酰胺类。另外还有各种含不同活性基W的整理剂,M常用的有尿素(脲)及其衍生物和三聚氰胺等。甲醛能配合树脂形成具有免烫整理效果的保护层,起到防缩、防皱和免烫的作用,并可使去污更为容易。
不同的含醛树脂整理剂释放甲醛的能力并不相同,顺序依 术 次排列为:蜡类防水剂> 三聚氟胺树脂>DMDHEU>(二羟基乙撑脲)〉丙烯酸手感整理剂 >阳离子型、油基型、聚乙烯型柔 软剂>阻燃剂>防污剂>氟类防水剂>改性淀粉〉有机硅防水 剂>胶体硅类抗滑移剂等无挥发性物质。

甲醛的释放量不仅与所用的树脂整理剂有关,还与被施加整理剂的面料有关。经过树脂整理以后,不同的面料释放的甲 醛佾也是不同的,这除了与纤维的组成及织物的组织结构有关 外,还与面料的最大带液率有关,面料的带液率越 大,面料上挥发性物质的释放量也就越大。
苏州测甲醛研究得知的不同面料的最大带液率
织物 |
M大带液率(%> |
纯醋脂长丝缎 |
68 〜73 |
纯棉针织物 |
100 |
纯棉印花布 |
100 |
纯聚丙烯腈薄毛织物 |
79 〜87 |
纯聚脂长丝塔夫绸 |
30 〜36 |
纯聚脂短纤织物 |
74 〜85 |
纯聚酰胺66长丝塔夫绸 |
40〜50 |
|
|
50/50聚酯/棉针织物 |
85〜100 |
50/50聚酯/棉印花布 |
88 〜100 |
纯棉丝光印花布 |
80 〜90 |
纯聚丙烯腈短纤机织物 |
89 〜100 |
纯羊毛薄织物 |
86 〜97 |
苏州测甲醛公司使用的检验服装甲醛含量的国内外标准
20世纪60年代美国纺织化学家和染色家协会(AATCC)首先提出释放甲醛的测定方法。20世纪70年代,日本通产省提出测定方法后,厚生省即法令制定织物释放甲醛含量的控制规定。
|